北宋朝,《清明上河图》所描画的东京汴梁城中,百姓开掘河道,挖出一块石碑,上边密密用梵文刻着文字,在场人都不认得,请来学识渊博的神宵派道长林灵素,仔细辨识翻译,才知是一首诗,内容是——
“天生灵草无根干,不生山间不生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梗青青飘水面。”
意思很明了,写的是植物形态,一种小草,无所依靠,以流水为家,就是人们常说的浮萍,那种多年生的漂浮草本植物。诗的后几句是——
“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在七月半,豆淋酒化服三丸,铁铸头上亦出汗。”
原来,这是用诗歌形式记载的药方,意思是浮萍有很强的发汗作用,可用来治瘫风、大风、以及外感风邪、风热皮疹。据此,后世的中医研制了叫“紫萍一粒丹”的丸剂,用以治疗因风湿热邪内蕴而致的病症。
大自然神秘而又慷慨,常馈赠给人意想不到的启示和帮助。浮萍,分青萍和紫萍,植物体叶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叶上生叶,多四五片连成一簇,生长于沼泽、池塘、流水中,常年漂游。“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浮萍自来是人们感怀身世离合的寄予物,所谓“萍水相逢”、“萍踪无定”,青山秀丽却不能亲近,崖岸咫尺却不能停泊,春秋四季,流水碧黛,随涟漪蔓延开去,寂寞着,翠绿着。如果不是这场类似传说的开挖河道,谁会想到默默无闻的水中小草,对人间怀有如此深深的情意?
以流水作为前进道路的浮萍,多像人生历程那流浪漂泊的状态啊。为了追求和梦想,为了奋斗和成功,为了响应生命的呼唤,有多少人告别家乡,勇敢走向远方,不避晓行早起,在岁月里趱赶路程,孤单和寂寞,没有依靠,没有帮助,面对世事变幻,不知明天的脚步走向哪里。热闹欢乐从来是别人的,不管花朝月夕、市廛笙歌筵开,没有惊心动魂,没有风流洒脱,心情淡如流水一样,不问归程和归期。
但是,在世界的喧哗骚动之中,生命形式那怕再是卑微,那怕再是平凡,也会有属于自己个性姿态吧?虽然渺小如流水里一叶浮萍,人们听不见他的声音,看不见他的梦想,没有喝彩生命跃起复又跌落的过程。然而人们却很难不羡慕这样的平静和安然、从容和镇定,那是依旧前进的对生命的挚爱,就像散佚的诗行,轻轻吟唱,简单贡献,无怨无悔地执着不改。生命段落的华章,并非一定要用“盛大”来装饰吧?精神的品质和涵养,有时就在平凡的自强不息中得到展现。所以,流水无限,那里有流水,那里便有浮萍的踪迹,生命的姿态在流动中坚持,在阳光下展现不屈的光泽。
人生何时何处不是一场漂泊呢? 也许当少小离家时,就有了一种期许,就种下了一份相思,就预选了一样责任和义务,纵然流浪他方,纵然不能还乡,纵然永远困惑和孤单,还要永远保持前进的姿态。正如罗大佑歌曲《浮萍》所唱的那样——
你心知我心 你我永远不能忘
前程需要我们自己去开创
面对着迎向我们温暖的阳光
我们决心变得分外的坚强
你我就好像浮萍一模样
漂浮在茫茫的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