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额尔古纳市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与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了中俄青少年跨境研学的前沿阵地,为两国青少年友好往来、拓宽视野打造了重要窗口。
该市系统化构建跨境研学体系,创新打造“常态化交流+主题化实践”双轮驱动模式,使青少年在界碑寻访、非遗共研等特色活动中,深化文明互鉴认知,培育跨国界视野,真正实现文化资源向人文纽带的价值转化。
自2016年开展研学工作以来,该市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弘扬北疆文化魅力,积极探索跨境研学新模式,逐步构建起“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包括额尔古纳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以及拉布大林研学驿栈、黑山头国防教育实践基地、恩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学基地和室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研学实践基地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和呼伦贝尔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并荣获自治区研学实践教育精品线路。
为了让中俄青少年在研学中获得丰富且有深度的体验,进一步加强跨境文化交流,该市结合中俄两国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科技发展等主题,精心设计具有国际视野的研学课程。俄罗斯青少年们还走进中国家庭,感受中国“家”文化内涵,大家一起包饺子,体验中国传统美食的制作。“包饺子真的是太有意思了,回家以后我要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个制作的过程,真的太让人难忘了。”俄罗斯青少年学生薇拉妮戛开心地说。
立足跨境研学活动,该市深耕品牌建设。以“中俄友好、边疆特色”为核心定位,推出“界河之约”“北疆友谊研学营”等具有吸引力的研学品牌。通过中俄媒体的广泛宣传,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中俄青少年参与。
该市持续加大对研学活动场地的改造力度,对拉布大林研学驿栈和黑山头国防教育实践基地的硬件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改造住宿环境,硬化校园地面,更新教学设施,为中俄跨境研学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食宿和课程环境。截至今年3月,该市共开展研学实践活动158期,接待国内外青少年3万余人次。
(王卓 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