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江苏准备怎么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8:22:00    

传统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底,也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江苏是工业大省、制造大省,传统产业贡献了五成以上的工业利润、六成以上的营业收入,是稳增长、促发展、稳就业的重要基础。


4月21日,全省传统产业焕新工作推进会在海安召开。本次会议总结回顾了江苏传统产业焕新工作的进展情况,并研究推动下一阶段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江苏“五大行动”顺利实施,传统产业逐步焕发新的生机——





淘汰落后方面, 2024年省、市、县(市、区)联动排查落后工艺装备47台套(项),实现应退尽退。


老旧更新方面,全省分行业梳理发布3000余家企业设备更新需求清单、2000余家企业设备供给清单和1420个设备更新项目融资需求清单,分地区、分行业组织开展供需对接、银企对接等活动101场,覆盖企业近9000家次。


绿色转型加快,全省创建9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4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新增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数量全国第一。


推动产品提档,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年度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1483项,278项技术产品进入自主创新产品目录,12个品牌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数量全国第一,36个产品入选国家老年用品推广目录、占13%,总数居全国前列。


产业布局优化,加快产业集聚集约发展,运用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等推动“腾笼换鸟”,形成了一批先进经验。


江苏如何推进下一阶段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工作?会议对下阶段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


持续加快老旧装备退出,大力推进设备更新改造,组织实施供需对接,用好用足政策资源,支持传统产业设备更新、工艺提升。在更大范围推广绿色制造,建立和完善低碳发展机制,提升绿色制造服务能力,培育更多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打造一批零碳(近零碳)工厂。稳固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在印染、电镀、铸造等领域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规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逐步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支撑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持续加快产品创新和推广,推动产品创新、品牌提升,培育一批消费名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并推动集聚集约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园区,推广无废生产方式,促进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


此外,江苏还要做好传统产业焕新顶层设计,深入实施“五大行动”,一个周期形成一批阶段性工作成效;坚持“因地制宜、因业施策”,结合本地区资源禀赋、基础优势、产业质态、行业特点,规划设计好传统产业焕新升级路径,持续巩固提升产业发展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主攻方向,着力破解发展困境,推动形成一批开创性经验做法。


“传统产业是江苏的‘看家本领’,也是面向未来的‘立身之本’。”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朱爱勋表示,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江苏将围绕“1650”产业体系建设,奋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带动和支柱作用。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辑:蔡阳艳

审核: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