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洋浦:持续推动政策红利向产业动能加速转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9:20:00    

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儋州洋浦身处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压力测试主战场”,持续擦亮海南自贸港“样板间”金字招牌,推动政策红利向产业动能加速转化。

2024年11月21日,位于儋州王五工业园区的海南欧亿家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完成的22吨熟制猪肉制品顺利通关内销,标志着海南自贸港按“三不限”原则进行压力测试后,首票加工增值业务落地。这一举措打破园区、企业资质、产品范围限制,让政策红利惠及全岛企业。

作为海南自贸港的早期核心政策之一,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于2021年7月在洋浦保税港区率先落地实施。该项政策从最初的仅限特定园区试点,到逐步扩大至海南岛内的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13个重点园区,如今已实现全岛范围推广,惠及粮油、肉类、石化新材料等各类生产制造企业。今年一季度,加工增值业务保税港区内享惠企业已达12家,内销货值累计62.4亿元,减免关税5.2亿元。

洋浦海关综合业务处综合业务二科科长 符贞坤:加工增值带来的政策红利,只是这片改革开放“试验田”结出的硕果之一。洋浦海关持续深化政策扩区试点工作,强化政策宣贯,做好对企服务,全力推进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工作,已在扩区政策涉企的11项政策中落地8项。这种循序渐进的改革路径,既保证政策落地的稳定性,又最大限度释放了制度创新的“乘数效应”。

随着政策不断落地实施,制度不断创新优化。如今,企业在儋州洋浦不仅能享受简化进口申报信息、压缩通关时长及进口关税减免等政策直接红利,还能一定程度节约物流成本、提升资金周转效率,海南自贸港先行示范区的制度创新优势正在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洋浦海关通过全面开展“自贸港专员助企服务”专项行动,让企业享受到减免税、RCEP自贸协定和主动披露等政策红利,减税降费达上亿元。

海南华膳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段萍萍:自贸港政策含金量很足,“好政策”叠加“优服务”,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为助力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发展,减少危险品出口检验、申报和缩短货物放行时长。洋浦海关按照顺势监管的理念,推动“批次检验”改革试点落地,让危险品出口实现周期内一次检验、分批申报,缩短货物放行时长80%,该举措已惠及货值16亿元,每批次为企业节省成本约1.12万元。同时,围绕“储—供—用”三大环节:优化油罐库容变更“先验后批”审批流程,创新“前置验核”监管举措,提高储罐综合利用率50%;进一步扩大保税油跨关区直供业务供油船适用范围,提出“一船两用+跨关区直供”集成创新模式,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成本超千万元;强化关地协同打造“港内+港外”锚地模式,助力海南洋浦港外锚地过境船舶加注保税油首单突破。

中石化(香港)海南石油有限公司业务主管 郭建洪:海关的服务和系列创新如同润滑剂,让产业链转得更顺畅。



记者:麦彦礼 羊家昊 李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