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遇见”古希腊文明,“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启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22:12:00    

在古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是众神之王宙斯的故乡。这片土地有着“代达罗斯修造迷宫”“米诺牛食人嗜血”“忒修斯杀牛除害”等动人的传说,更是欧洲最早的青铜文明之一米诺斯文化的发源地。

4月14日,由希腊文化部、希腊文物及文化遗产总局、希腊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启幕。

这是中国首个米诺斯文化专题特展,汇集了来自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珍藏的172件(套)珍贵文物及1件现代复原展品,以“神话”“迷宫”“青铜”“巧匠”“雕像”“远航”六单元,呈现米诺斯文化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间的辉煌成就。

“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

步入展厅,美丽的克里特岛的全貌以立体方式呈现在一面展墙上,在这里孕育着古希腊文明的重要源头——克里特岛青铜时代米诺斯文化。

希腊克里特岛全貌

中方策展人、故宫博物院展览部薄海昆介绍,米诺斯文化以宏伟的宫殿建筑、精美的壁画、高度发达的海洋贸易体系、独特的文字系统闻名于世。“代达罗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代表匠艺与创造精神的重要人物,其建造迷宫、发明蜡翼的故事广为流传,展览以这位神话中的绝世巧匠为叙事线索,将神话故事与考古实证穿插结合,透过一件件文物来展现古希腊悠久的历史,解读西方文明源流处的基因密码。”薄海昆说。

绿泥石雕刻而成的“公牛头形绿泥石来通杯”

展品中,一件以绿泥石雕刻而成“公牛头形绿泥石来通杯”十分精美,牛头面部的毛发刻画细腻,额头处可见螺形发旋。来通杯注水口位于后颈部和左侧牛角处,出水孔位于牛嘴。据介绍,这件文物发现于克里特岛扎克罗斯的“神庙宝藏”,估算其来自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450年。作为珍贵物品,兽头形来通杯常被克里特岛的统治者作为外交礼物赠送给他国,这种器物在克里特岛与地中海东部其他文明的交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掌管爱情、婚姻和生育的女神阿芙洛狄忒躯干大理石雕像,特殊王宫风格海洋生物纹陶瓶,刻有半圆花饰浮雕的建筑楣板,已知唯一的基克拉泽斯“长船”陶土模型……一件件珍贵文物,引领观众沿着“代达罗斯”的足迹,从神话故事走进真实的考古世界,全方位感受米诺斯建筑、壁画、文字、青铜、彩陶、金饰、石器、印章及雕像艺术之美。

阿芙洛狄忒躯干大理石雕像

特殊王宫风格海洋生物纹陶瓶

青铜矛头(左)、青铜双刃斧

王宫风格陶器

金花环(上)、金项链(下)

展览还“重现”了著名的克诺索斯王宫遗址,营造沉浸式观展氛围。在结尾处,特别增设“海月同辉”篇章,展出故宫博物院藏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13件重要文物,同台展示人类早期文明的多元性与共通性,昭示伟大文明间应有的和合之美、交流互鉴。

展览营造出沉浸式观展氛围

“跳公牛”壁画(印刷品),王宫时代末期

中国与希腊同为文明古国,两国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开幕式上,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这次展览标志着中希两国文化交流迈入新境界。故宫博物院与希腊文化部已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未来将在展览展示、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数字传播等领域深化协作。他期待以本次展览为契机,在古希腊的匠心智慧与紫禁城的营造哲学之间,在米诺斯人的航海精神与郑和下西洋的开拓气魄之间,构建起更具深度的文明对话机制,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焕发勃勃生机。

希腊文化部部长莉娜·门佐尼谈到,作为世界文明的两大支柱,希中两国都拥有辉煌的历史,在哲学、艺术、科学及技术领域都曾取得非凡成就,两大文明都以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探索精神,以及对推动创新创造才能的高度赞赏而著称。两国对双方古老传统的相互尊重与深切认同,使得此次文化对话意义非凡。

展览将于4月15日至7月27日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作为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的重要展览之一,展览期间还将同步推出系列学术讲座与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公众对古代文明的理解与兴趣。

原标题:《在故宫“遇见”古希腊文明,“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启幕》

栏目主编:江胜信 文字编辑:彭丹 图片来源:李扬 摄

来源:作者:文汇报 李扬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