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小时文明答卷:看北疆“蚂蚁力量”如何织就青少年社会实践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23:24:00    

春日的兴安盟科右中旗党群服务中心罕乌拉社区活动室内飘荡着清亮的童声合唱,科右中旗小蚂蚁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和“大象义工”正在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阳光穿过党群服务中心的玻璃幕墙,映照着展板上雷锋同志泛黄的老照片,退伍老兵韩留柱胸前的军功章折射出点点金光。他用亲身经历和感悟,带着孩子们走进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瞬间,感受雷锋精神的无穷魅力。


雷锋故事宣讲会


这群“小蚂蚁”志愿者走出活动室,如工蚁般穿梭在绿化带间,他们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出砖缝里的烟头,“老师说这个要降解五年呢!”志愿者阿木尔玲贵的垃圾袋里装着捡拾的塑料瓶盖和零食包装。“今天我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还聆听了雷锋叔叔的感人故事,我以后要继续向雷锋叔叔学习,帮助他人。”阿木尔玲贵说。

这样的场景,正是兴安盟小蚂蚁青少年社会实践公益协会志愿者进行公益实践的生动写照。这支以4—16岁少年儿童为主体的志愿团队,目前拥有2218组家庭、5500余名成员。“经历是最好的教育,我们协会针对学前儿童、青少年开展公益实践教育,通过在课余时间组织志愿者参与项目式学习、社区探索、职业体验等公益实践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心。”兴安盟小蚂蚁青少年社会实践公益协会负责人庞艳清介绍,截至目前,协会共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30余场次,志愿北疆累积志愿服务时长达15819.3小时。


志愿者到内蒙古兴安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参观学习


在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无土栽培基地,戴着护目镜的“小研究员”们正在记录生菜长势;社区公益图书馆里,“小馆长”们认真整理着捐赠书籍;特色村寨的快乐庭院中,“小厨师”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做奶豆腐……如今,行走在兴安盟的大街小巷,常常能看到身穿蓝色半袖的青年志愿者,他们关爱青少年、敬老爱老、劝导文明出行,用点点滴滴的大爱汇聚成一缕缕文明之光,为城市发展增光添彩。


志愿者为树木涂白“穿新衣”


荣获2023年度乌兰浩特市青年志愿者优秀集体、2024年乌兰浩特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三等奖、2024年度“慈善之夜”慈善义卖爱心组织……展台上陈列的获奖证书不仅见证着这群青少年志愿者书写的文明实践新篇章,也见证着他们的悄然蜕变。


志愿者在课余时间开展志愿服务


此刻,一抹抹蓝色身影,不仅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更是志愿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他们以稚嫩肩膀扛起的“蚂蚁力量”,不仅点燃了更多青少年投身公益志愿活动的热情,更为社会和谐美好增添了亮丽色彩。



记者:武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