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神府煤田”横空出世,让榆林成为举国闻名的“煤海”。然而,跃变的背后也潜藏着巨大的生态危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和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2020年4月,陕煤地质研究院公司“神木指挥部”设立。技术人员扎根黄土高原,在“煤海”践行“两山”理念,谱写出新时代的“山海情”。

注重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可推广的矿山生态修复成果。技术上,利用无人机进行矿山地形图测绘,清晰展现矿山环境变化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模式上,因地制宜提出“宽幅梯田整地+立体式生态重建”模式,指导河畔煤矿治理800亩塌陷区;创新提出“煤矿生态修复领域全过程咨询服务”模式,精准核定四门沟煤矿损毁土地情况。此外,近2万亩治理区和超20万株碳汇林也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带来“附加值”。
高质量开展绿色矿山服务,实现矿地和谐发展。在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严格管理下,公司为海则滩煤矿、榆家梁煤矿等重点煤矿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实现摘掉“黑帽子”的畅想。2024年,公司承担“陕西省绿色矿山建设项目(榆林)”第三方评估,成果获省自然资源厅表扬。

守护黄河中游重要生态屏障,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上积极作为。2021年,公司在神木阴湾煤矿利用多种技术搭建数智“天网”,对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水土污染进行监测;今年3月,公司承担横山区石马坬煤矿隐蔽致灾普查工作,排查潜在致灾因素,筑牢矿山安全防线。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陕煤地质研究院公司在榆林探索绿色发展的第五年。“煤海”之上,经技术人员指导的60余座煤矿绿意葱茏,新时代的“山海情”仍在继续上演。(供稿 张怡心)
原标题:新时代的“山海情” ——陕煤地质研究院公司在榆林的“两山”实践
来源:西部决策网
编辑:张萌
[稿源链接:http://www.xibujuece.com/2025/0410/328580.html]
编辑/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