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467天的修整,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的外观已经让许多路人驻足仰望——光影走过折面造型重构的玻璃幕墙,形成了“翻动的书页”的意象——这本可阅、可赏、可听、可闻、可品、可触的书籍即将在4月19日“重新开卷”。昨天下午,当新民晚报记者推开焕新归来的古籍书店大门,挑高两层楼的中庭,豁然开朗,仿佛书山之途在眼前徐徐展开,“道路尽处”就是皇皇巨著——339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印制出版的海内外《永乐大典》仿真影印本。

玻璃幕墙构成打开的书
据悉,焕新后,古籍书店一至六楼总建筑面积达近3000平方米,囊括1600余种旧版线装书、50600余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主题书籍,将成为全国单体最大的古籍书店。
近七十年的历史
悠悠岁月,始创于1956年的上海古籍书店一直都在默默书写着关于书与人、书籍保护与传承的故事。曾经的书店三楼和四楼设有特价书及古旧书刊交易中心,是上海地区品种最多、影响最大的学术、古籍类专业书店。多年来,上海古籍书店收购的大量珍贵古籍和近现代稀见文献资料,曾经为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个国内顶级文博单位所收藏。
此外,上海古籍书店还曾陆续精选兼具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的珍贵版本,影印出版了一批在中国文化史、出版史上极有影响力的古籍文献,使许多海内孤本“化身千百”,实现了“继绝存真,传本扬学”的目的,为保护中国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藏书楼”的魅力
步入书店,沿着地面上的传统纹样柿蒂纹前行,仿若走进了古人的“藏书楼”,两根立柱上原上海图书馆馆长、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先生的题字——“藏古今学术,聚天地菁华”,都与“藏书楼”的意境相契合。

进门顿觉豁然开朗
上图公司副总经理程犁介绍,在一、二楼挑空的“精品书架”上,与《永乐大典》共同陈列的还有1800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这两部旷世盛典记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蕴含着丰厚的知识体系、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书架前,展陈了卷2268-2269,模字韵湖字册,内容为湖名的一册《永乐大典》仿真影印本,书中恰好有关于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泊——淀山湖的历史记载。这一册与另一册《永乐大典》曾经由上海图书公司旗下沪港三联书店护送回国,而后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仿真影印出版。

“敦煌空间”
三楼至四楼,沿楼梯的侧墙上铺着来自沙漠的真实砂石所组成的地壳横切面,进入“敦煌空间”,在融合了《鹿王本生图》、“三兔共耳”“舞乐飞天”元素的手绘洞窟壁画和藻井等视觉艺术的烘托下,读者好似一路沿着河西走廊,走进神秘瑰丽的大漠敦煌。数字动画互动展区,动画投影的《鹿王本生图》,可以随着读者的手移动。“敦煌空间”还设有一处宝藏打卡地——“藏经洞”第17号洞窟,这里汇集了许多敦煌藏经洞文献中的内容,如左手墙面上的元素主要来源于《敦煌星图》甲本,窗上所印制的内容则来自敦煌本《大唐三藏圣教序》,“唐敦煌经”四字也取自敦煌文献。每日随着光线的移动,窗上文字的投影也会随之变化,构成一幅流动的文献图卷。
“淘书乐园”天天有
上海旧书店搬入了古籍书店三楼,旧书的展示面积扩展到了原先的三倍,三楼即成为一个“淘书乐园”,读者可以尽情徜徉于由4000余种特价书和23000余种旧书等汇聚而成的书海,满足“淘书”的快乐。此外,读者在三楼还可透过经龙装《清·孙温绘程甲本图文典藏版红楼梦》,零距离领略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工艺经折装和龙鳞装的艺术魅力。同时,扬州运河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保护中心的主要作品也将在此一一呈现,在雕版印刷技艺体验区,读者也能亲身体验这项传统非遗技艺的古朴韵味。
新旧版线装书是上海古籍书店的特色,其中,旧版线装书更体现了书店古籍修复与保护的成果,此次焕新,古籍书店集中陈列于三楼“博古斋”内。这些按经史子集陈列的旧版线装书包含各类明清刻本,如明万历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外科精义》二卷,明刻本《后汉书》一百二十卷,以及清乾隆雅雨堂刻本《国朝山左诗抄》六十卷等。除了这1600余种古籍善本,“博古斋”内还藏有一套共计231种、分装1960册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这套书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文渊阁本为底本,由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先生主持编纂,于1935年影印出版。
记者手记丨读书之外,闻香、听琴、品茗
焕新后的古籍书店的每一处都留下了文人雅趣的小构思,每一层电梯的门打开,乘客一眼望见的将不是无聊的白墙,而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花窗,“窗下”或萌出几缕新绿,或安放一块顽石,似文人画,漫不经心寥寥几笔,清新秀奇。连消火栓这样的功能性地方,都被设计成了一本书,写上了一句出自古籍的以火为题的话。走累了,书店里随处可见休憩之处,临窗、临书架、临楼梯,扫一扫桌上的二维码,就有香茗送至面前。放置于高处的书取不到?按一按书架边上的服务铃,工作人员会带着小梯子前来帮助读者。

书店处处有景
古籍书店还拥有“自己的味道”——专属香“博雅”人文香。它由扬州省级非遗制香大师,运用古方古法结合书香、纸香、油墨香手工调配而成。于一楼“微妙在鼻观”处,读者可尽品关于香的系列产品,也可亲手制作一款独属于自己的手工香。独特的味道之外,还有“自己的旋律”,阵阵琴音悠悠飘过读者的耳边,那是书店对公司藏古琴谱中的《列子御风》一曲进行了改编,使其成为了书店的专属背景音乐。未来,读者可在香气雅致、琴音袅袅的氛围中,沉浸式体会古人闻香、听琴、品茗、读书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