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绿色通道” 助力凉山喜德渔光互补项目成功投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2:12:00    

下面水产养殖,上面光伏发电。既能利用空间资源,也能为养殖提供充足用电,还能将多余电量上网售出的渔光互补模式,这样的模式在不少地区得到了有效推广。近日,在四川凉山喜德,作为托底性帮扶项目的喜德35千伏红莫变电站10千伏红树线鼎新光伏电站投运完成,实现并网正常。

电力工人正在检查

据介绍,2023年9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国网四川省电力和川煤集团托底性帮扶喜德县。渔光互补项目是托底性帮扶喜德县的帮扶项目之一,项目位于喜德县红莫镇现代水产园内,总装机5000千瓦,1期装机2000千瓦,2期3000千瓦,1期预计年发电量280万千瓦时,收益100万余元。

为配合做好渔光互补项目,建立了托底性帮扶工作专班,启动新能源并网发电“绿色通道”,建立渔光互补项目1期新能源服务工作小组,进一步简化并网流程、压减并网时间,降低并网成本,“一站式”服务新能源项目并网。

工作专班第一时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10千伏红树线进行了现场勘查,因原有的10千伏红树线线径小,受负荷限制,不能满足渔光互补上网,现场制定10千伏红树线升级改造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对10千伏红树线15公里配电线路进行全面改造,确保了渔光互补新能源发电上网支撑。

接下来,还将加快推动喜德冕山220千伏扩建、喜德110千伏变电站扩建、35千伏红莫变电站扩容等县域电网完善项目,持续提升喜德电网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拓宽新能源消纳和上送通道,为当地新能源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赵云 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