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食力是怎样炼成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1:00:00    

坐落于郑州东站旁的蜜雪冰城总部旗舰店 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蜜雪冰城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门店规模跃居全球现制饮品行业之首;锅圈食汇从火锅食材供应链切入,短短几年间在全国布局近万家门店;中原食品实验室成立两年多来,科研团队突破32项关键技术,发布40项标志性成果……

在中国食品产业版图上,河南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的农业大省,食品产业目前正经历一场由创新引发的产业变革,展现出蓬勃的新能量与新动力。

在公众口味愈发挑剔的当下,河南食品产业是如何抓住转型升级的浪潮从而征服消费者,在激烈的竞争中突破重围、遍地开花?新“食”力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

智慧技术赋能 开启食品智造新时代

提到火锅,大家都会想到川渝的麻辣风情,殊不知河南也是隐藏的“火锅大省”。

在河南起家的锅圈食汇,专注于火锅烧烤食材,自2017年成立后,仅用六年时间便在全国27个省、4个直辖市开设超过1万家门店,服务上亿家庭。

锅圈食汇凭什么成为火锅圈的一匹黑马?

“这是我们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的分子保鲜技术。”在锅圈食汇的魔芋制品车间,工程师指着流动的银色液氮说道。魔芋粉在-196℃的低温中完成分子重构,变成透如蝉翼的素毛肚。

面对火锅与烧烤食材市场日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锅圈食汇在上海、成都等地设立六大食材研发中心,依托大数据分析与品控团队的专业评价,结合前沿生产技术,不断研发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在古城鹿邑,澄明食品产业园内汇集16家“品类冠军”企业,组成了锅圈食汇火锅餐品的“供应军团”。从一盒肥牛到一支辣椒,每家企业专注于一类食材,通过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在生产环节,锅圈食汇与多家第三方企业合作,共建了200余个食材直供基地,确保每一款产品的质量都达到严格标准。此外,锅圈食汇还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现代化仓储物流体系。

“我们的数字化供应链系统涵盖生产、采购、仓储、物流等环节,能够及时把控采购端到门店端的供需动态,实现整体供应链的高效管理。”澄明食品产业园集团总经理杨明玉说。

通过数智技术的深入应用,锅圈食汇实现了“研发—生产—销售—仓储物流”的一体化管理,不仅提升了研发与市场需求的协同效率,还进一步优化了产品性价比。

数智技术的赋能,不仅重塑了锅圈食汇的供应链格局,也为蜜雪冰城的全球化扩张提供了强劲动力。2024年,蜜雪冰城通过“AI+供应链”的创新模式与精准的全球化布局,正在重塑茶饮行业的成本效率与市场边界。

蜜雪冰城将AI技术深度嵌入供应链管理,通过智能化改造将庞大的物流体系转化为数据驱动的竞争优势。利用数字化工具,蜜雪冰城实现从订单生成到配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做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四流合一”。

目前,蜜雪冰城自主运营的配送网络已覆盖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9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实现12小时内触达,并且还覆盖了4个海外国家,为全球门店提供稳定高效的原料供应。

在河南,地方政府正积极推动食品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双汇、三全、锅圈食汇、蜜雪冰城等一批龙头企业正引领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革新,深度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多元业态融合 解锁食品消费新场景

郑州东站附近的蜜雪冰城总部旗舰店,已然成为郑州新的打卡点,引人注目的“飞天雪王”门头下,众多消费者排起了长队。

在这里,不仅有蜜雪冰城常规产品,还有旗舰店专属产品,限定款的绿豆冰淇淋和葡萄冰淇淋已经成为社交平台上“郑州蜜雪冰城总部旗舰店打卡攻略”中的“必吃推荐”。

二楼的文创周边产品区域里,布满了种类众多的以IP形象“雪王”为主要设计元素的小零食、盲盒、水杯、茶包等周边产品,购买的消费者同样排起了长队。

从现制茶饮的甜蜜,到现萃咖啡的研磨香气,再到雪王周边的萌趣陈列,这家旗舰店将传统饮品店升级为“体验经济”的试验场,通过消费场景创新为顾客带来全新的消费感受。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店内循环播放的这首主题音乐,早已传遍大江南北。而“雪王”这个IP更是深入人心,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多元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和粉丝群体。截至2025年2月11日,哔哩哔哩用户二次创作的“雪王”视频合计播放量超过3.35亿次。

从主题曲的洗脑旋律到各类周边衍生产品的广泛推出,“雪王”这个IP通过人格化运营,为品牌注入了独特的情感价值,实现了从传统的产品消费向情感消费的转变。

无独有偶,在露营经济的风口下,锅圈食汇正以“移动厨房”的创新姿态切入户外场景。一次性碳烤炉与精准调配的烧烤酱料、分装食材与防烫手套……锅圈食汇积极探索餐饮服务的新业态“露营+餐饮”,为消费者提供户外露营吃喝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随着‘宅经济’的兴起,社区央厨的商业模式彰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澄明食品产业园品牌总监王文正说,通过不断挖掘用户的深层次需求,锅圈食汇重新塑造了社区餐饮的新商业模式,缩短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其线下门店多设于社区内部,直接服务于周边一公里范围内的居民。

作为聚焦家庭餐桌的食品供应链企业,锅圈食汇将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作为品牌建设的核心,通过“数字化中央厨房+社区云仓”的架构,将火锅食材的流通效率提升至传统模式的5倍,线下门店与线上商城并行,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家庭食材解决方案,不断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黏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从蜜雪冰城的集合店到锅圈食汇的“露营+餐饮”,河南食品产业跨界而行,多元业态融合,重塑了一个个消费新场景,释放消费新动能,为经济发展添热度。

高效创新生态 引领食品产业新食尚

“我们通过改进技术,将蔗糖转化为益生元,不仅降低了含糖量,还增加了膳食纤维。”在漯河恒达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中原食品实验室科研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的专家团队与企业研发团队共同研究面包新品,让一块面包实现了口感和健康的完美平衡。

在漯河,很多企业都会借助实验室科研力量解决难题、开拓市场。

2022年9月成立的中原食品实验室,正打造成为河南食品产业的“最强大脑”,为传统食品工业注入科技新动能。

两年多来,中原食品实验室汇聚了14名院士、29名国家杰青或长江学者、120名全职科研人才,科研团队规模超300人。

作为食品创新的“发动机”,中原食品实验室发挥科研、人才、技术等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更多具有中原特色的“食中名品”“食中精品”走出河南、走向大市场。

“我们采用‘企业下单,科学家接单’的模式,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技术诊断,解决技术难题。同时,通过企业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实现了食品科研从0到1的突破。”中原食品实验室副主任陈历水表示。

目前,实验室聚焦食品营养健康、药食同源、未来食品三大前沿方向,已突破关键技术32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9项,申请发明专利168项,并参与制定70项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通过与双汇、蒙牛等280余家企业合作,实验室推动了“快乐酸奶”“乐荷白酒”等11款创新产品上市。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产品,新工艺能否大规模应用?新技术能否达到产业化条件?中试试验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

在中原食品实验室相邻的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科研人员正使用各种先进的食品实验设备进行实验。

该中试基地由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牵头,联合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当地龙头企业共同建设,是河南省首批8个省级中试基地之一。基地内设有功能食品、新型食品、分析检测等6个研发中心,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创业基地,拥有肉制品、乳制品、烘焙休闲食品等多条中试生产线。

“经过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中试的仅为30%,显著提高了从研发到生产的成功率。”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副主任崔胜文介绍。近三年来,中试基地已为196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成功上市产品294个。

在漯河,聚焦食品研究的创新步伐仍在不断加快。“我们正在大力建设河南食品科创园项目,加速构建‘实验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漯河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如今的河南食品产业,企业“出题”、科研院所“领题”、联合“答题”、最终在生产线上“验题”的创新路径正在加快形成,持续激发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从蜜雪冰城的供应链革命到锅圈食汇的社区零售重构,从中原食品实验室的科研突破到漯河产业集群的生态进化,创新催生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这种创新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耦合。

当前,河南食品产业的创新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升级,演变为生产关系的系统性变革,依托本省资源禀赋,突出绿色、生态、健康、安全,积极推动未来食品产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独特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