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福安古窑传统柴烧技艺再现 海南最大的五孔仓式窑“开窑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5:09:00    

【来源:南海网】

南海网4月2日消息(记者 王小畅)4月1日,位于澄迈县红坎岭陶艺园内海南最大的五孔仓式窑时隔6年再次开窑,300多件器物,历经十天的柴火煅烧惊艳亮相,让有着百年历史的福安窑传统柴烧技艺再次重现。

当天开窑节现场,举行了传统的开窑仪式,让现场观众切实体验了澄迈的烧陶文化。从窑口取出的一件件器物,造型精美、雕刻生动,摆在地上尚有窑温,有的还有些烫手,迎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

准备开窑。红坎岭陶艺园供图

据悉,福安窑制陶和柴烧技艺,是澄迈县古老而璀璨的传统工艺。2002年和2004年福安窑址的两次发掘填补海南古窑址考古上的空白,而从福安窑址发掘出的近4000多件陶瓷器文物,为研究海南古代陶瓷技术和工艺传统提供新的资料,同时也为探求海南岛在明清时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提供重要实物。

此次所开窑为阶级窑,由窑头、窑室与窑尾三个部分组成,共有5个窑室,由高到低呈阶梯分布,窑内容积为60立方米,这种窑炉结构可保持空气顺畅流通,燃烧充分,火力旺盛,比较适合大规模批量式烧造陶瓷器。窑室内的陶器大多以口对口叠放为主,并以红泥填缝密封,以保证在烧制时,避免受高温影响而出现坍塌。

“此次开窑大吉,确实是非常不容易,一件陶器从泥土到最终成品,需要经过无数人的手和繁复的工序。由于柴烧的效果充满不确定性,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现代人越来越喜欢柴烧器物的原因。”澄迈县红坎岭陶艺园主理人李波告诉记者,此次300多件陶器从成色、形状各方面都非常棒,符合大批量的烧制要求。

出窑的器物。红坎岭陶艺园供图

“我们今天是来体验制陶工艺的,想给家中添置一个养花的陶器,正好赶上开窑节,才知道澄迈县还有这样一段文化,值得深入了解。”游客张星芬说。

此次开窑节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福安窑制陶和柴烧技艺的又一次精彩展示,更是对陶器文化的有力传承和弘扬。目前,澄迈县提出建设“四个澄迈”(青年澄迈、文化澄迈、数智澄迈、幸福澄迈),其中,以福安古窑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在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保持古法柴烧核心技艺基础上,该县也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融入陶器文化的发展之中。

责任编辑:曾令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