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成省级及以上智能化煤矿28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0:08:00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从安徽省能源局了解到,安徽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已建成省级及以上智能化煤矿28处,减人增安提效成效显著,煤炭在能源安全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夯实。

  据了解,安徽将煤矿智能化列入《安徽省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陆续出台《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徽省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办法(试行)》《安徽省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文件,对全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相关政策机遇,以提升信息化、智能化以及能耗、排放、安全水平为重点,推动更换一批不达标装备,仅2024年完成各类煤机设备更新改造6716台套,累计投资32.83亿元。

  为确保智能化任务高效落实,安徽严格开展省级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坚持定期调度,着力提升智能化煤矿系统常态化运行实效。截至目前,全省已通过省级智能化煤矿验收28处,其中通过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验收3处(顾桥矿、杨柳矿、刘庄矿),除资源枯竭矿井外,占正常生产矿井总数的82.4%,剩余煤矿正在加快建设,2025年将全部达到省级及以上煤矿智能化验收标准。通过验收的智能化矿井中,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单班平均作业人员较建成前减少6人,平均单面生产能力提高17.9万吨/年,平均人员劳动工效提高30.3吨/工;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单班平均作业人员较建成前减少2人,综合单进平均水平提高30.2米/月。同时,井下现场作业环境、职工劳动强度得到改善,应急响应能力得到增强,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记者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