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全年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67亿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2:11:00    

荔枝新闻中心北京工作部记者/刘辛

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已建成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1.8亿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超过807亿条,成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同时,推进“信用中国”网站集中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网站日查询量突破2亿次。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表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我国征信业是从信贷征信起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建成了全球数据规模领先、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用报告已经成为全面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经济身份证”,大量按时还款、履约守信的个人和企业基于良好的信用记录获得了更加优惠、便利的融资支持。

在世界银行组织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估中,数据库信用信息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24年末,数据库已经收录11.6亿自然人、1.4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2024年全年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67亿次。

为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因缺乏抵押担保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依法建设了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面向社会提供七大类、多种动产和权利担保的统一登记和查询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担保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提升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度。截至2024年末,登记系统已累计办理各类登记4400万笔,提供查询服务2.6亿次。

任咏梅介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不断拓展基础征信服务,创新搭建了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已于2024年10月正式上线运行,资金流信息平台通过为中小微企业建立资金流信用档案,帮助金融机构为缺乏信贷记录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首次贷和信用贷。截至2024年末,资金流信息平台已为5600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覆盖资金流账户8800万个。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建强系统、做优服务、保障安全,进一步完善征信中心自助查询机、APP和商业银行网银等“线上+线下”一体化征信服务网络,利用前沿技术提升数据安全防护水平,打造安全、稳定、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