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千年古都西安,我市开启了与上合组织国家在卫生健康领域合作的新篇章。4月27日,第七届上海合作组织医院合作大会在西安召开,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就远程医疗合作助力上合组织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主旨报告。同时,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医药学(协)会管理办公室、天津市环湖医院与巴基斯坦拉合尔医学会、哈萨克斯坦国家医学科学中心签署两项战略合作协议,以医疗合作为纽带架起上合组织国家间的“健康之桥”。
天津市环湖医院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医学科学中心此次签约开展战略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合作,将共建国际化神经外科技术平台,提升区域诊疗水平与科研能力,提升神经外科领域的国际竞争力,造福两国患者。
环湖医院院长佟小光介绍,双方未来将互派神经外科专家进行临床指导,合作开展临床研究与基础医学研究;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实现疑难病例实时讨论与诊疗指导,开展远程手术示教及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我院还将协助该中心引入先进神经外科技术,共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神经外科培训基地,包括实验室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及临床转化等方面,目前软硬件配套设施设备已基本就绪,预计6月即可启动培训。”佟小光说。
哈萨克斯坦国家医学科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赛里克·杜伊森比介绍,天津市环湖医院在人才培养、复杂手术等方面具备丰富经验,双方医疗合作前景广阔。希望今后不断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上合组织国家医疗合作为纽带,架起跨越亚欧大陆的“健康之桥”。
同时,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医药学(协)会管理办公室和巴基斯坦拉合尔医学会也签约深化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和传统医学等领域的合作,三方将开展信息共享和人员交流,互派医务人员、医学科研人员进行短期进修或长期访学,联合举办专科技术培训和卫生事业管理培训;开展符合三方共同兴趣的联合研究,共同发表研究成果,共同推进成果转化等。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我市不断拓展领域、创新模式,在与上合组织国家卫生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已有9家医疗机构与来自10个上合组织国家的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神经外科学、肿瘤学、血液病学、器官移植等我市医学优势学科成为与上合组织国家合作交流最活跃的领域。
近年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与俄罗斯、蒙古国医疗机构缔结姊妹友好医院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和白俄罗斯开展血液肿瘤免疫治疗合作,天津市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与阿联酋合作设立细胞和基因产业基金,天津市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向逾百名俄罗斯患者提供医疗旅游服务并与阿联酋共建中阿中医药中心,天津市疾控中心与伊朗、巴基斯坦围绕疾病预防体系建设、流行病调查、人员培训等内容进行交流。
“这些合作项目不仅是医疗技术交流互鉴的桥梁,更是前沿医学理念与创新成果共享的纽带,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着天津智慧与天津方案。”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王栩冬说。
王栩冬表示,市卫生健康委将聚焦天津专科特色,发挥远程医疗技术优势,促进与上合组织国家卫生健康合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单一诊疗向预防、健康促进等更多健康领域扩展,从短期交流合作向长期可持续发展转变,为增进区域健康福祉注入强劲动能。
这些临床医学、传统医学、公共卫生相结合的跨境健康服务“天津方案”包括:拓展远程医疗合作,依托上合组织医院合作联盟平台,鼓励医疗机构间搭建远程网络;依托眼科优质资源,探索成立上合组织国家眼科联盟,构建眼病防控网络。共享公共卫生服务,开展“防癌健康上合行”,为上合组织国家开展癌症预防筛查(首期围绕乳腺癌);实施“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派出眼科专家团队为尼泊尔眼疾患者免费开展白内障手术。搭建科研人才交流平台,推动与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领域联合培养骨干人才;实施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千人计划”,为上合组织国家医护人员及康复师提供中医诊疗、中医康复培训。
王栩冬说:“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积极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国际合作网络,与上合组织国家在卫生健康领域建立更全面、更紧密、更深入合作关系,奋力谱写携手共进、互惠共赢的‘津彩’新篇章,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天津力量。”(记者 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