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5日,太原双塔牡丹文化盛会在双塔博物馆开幕,“晋韵牡丹,阅见芳华”系列文化活动同日在晋祠博物馆开展。我市两大博物馆以牡丹为媒、以文化为魂,融合诗词朗诵、舞蹈、非遗技艺等元素,带领公众赏国色牡丹,品华夏文明,为市民呈现了一场融合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文化盛宴。
第四十二届太原双塔牡丹文化盛会,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双塔博物馆承办。永祚寺内群葩怒放,花团锦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根植于大雄殿前的“紫霞仙”。“紫霞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国唯一明代牡丹,现存最古老的寺院牡丹,其品种稀少,为单瓣型、早开晚收花种。虽是老干虬枝,仍苍劲旺盛。春夏交接之际,有着四百余年历史的“紫霞仙”率先绽放,花大如钵,紫中透红,香气浓郁,独领风骚。百年牡丹竞展芳菲,此项活动依托晋阳厚重历史文化,紧扣文化传承和氛围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国风游园、牡丹写生、版画拓印等特色文化体验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4月25日至5月10日,“晋韵牡丹,阅见芳华”系列文化活动在奉圣寺、浮屠院内,古建筑与牡丹花海交相辉映。游客可漫步禅院,在唐风古韵中赏牡丹芳姿,于“唯有牡丹真国色”的诗意场景中留下靓影,参与打卡互动,定格牡丹映衬古建的诗意画面。“赏牡丹,品晋韵”活动,游客畅游花丛间寻觅隐藏诗句,录制诵读视频,以诗文与影像共话晋阳文脉。“华裳映国色”主题诗舞,再现盛唐风雅,实现人与景的时空对话。牡丹园内,以舞蹈、合唱、旗袍秀等多彩形式为主的游园会,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让观众沉浸于国风雅韵之中。汉服巡游队伍穿梭于园林之间,衣袂彩绣与牡丹芳华相映成趣。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则开设植物拓染课程,孩子们将牡丹等春日花卉的纹理拓印于布艺上,留驻春日记忆。 (陈辛华)